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来,学校荣膺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四川省“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总面积2260亩。固定资产总值约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3.1亿元,馆藏图书1233.9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面向南亚东南亚招收留学生,现有学生近2.4万人。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学校提升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和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作为四川省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地方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大力实施“2468”总体谋划和“十大专项行动”,厚植“自强不息、至善致远”宜宾学院精神和“求实、求是、开放、创新”校训,形成了“12345”办学治校思想。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荣校”四大战略,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形成了“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格局。
人才强校推进有力。学校现有教职工17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48人,硕士以上教师1311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0.5%。有高级职称教师449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教授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立校成效显著。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4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6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23项、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国家级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109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44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科研兴校成果丰硕。学校紧扣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省市产业发展,推进政产学协同创新发展,组建了10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2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有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林业草原天然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态资源发酵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2个省级成果转化平台,农食产品标准化与检验检测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研究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44项,获横向课题1000余项。发表理论研究成果1600多篇(部),拥有科技攻关和关键应用技术5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
服务荣校稳步推进。学校主动对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党管人才原则,组建“博士专家服务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先后与8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着力为省、市产业发展和宜宾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提供应有的服务和支撑。建立了全面服务竹、茶、质检、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竹学院、川茶学院、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是四川省“精制川茶骨干培育产业”支撑单位之一,川茶学院成功获批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基层管理干部;共建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教师。迄今,学校已为地方培养培训了2000余名基层干部、7万余名各类教育人才,教育服务优势日益突出。“油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系统运维能力及大数据工程研究”等一批应用性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对外合作特色明显。学校是教育部“中美双百计划”全国首批15所试点高校之一。与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11所高校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成立了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澜湄汉语学院,引进国际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资源。建立了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学生海外交流学习项目,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学生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坚持引育结合,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选送教师到国外开展交流和学习。近年来聘请了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44名外籍教师,主要面向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国际学生,现有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老挝等国家的国际学生50余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第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2468”总体谋划和“十大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为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25 高考录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42053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1393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盈利网站,如相关文章、字体和图片侵犯您的著作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联系邮箱:service@wxqj.net